藥品在人體內的旅行過程

「tace」的個人頭像

撰文 / 陳昭姿

藥品與身體為雙向作用-早期的藥品研究,偏重在治療的效果與不良反應,也就是療效與安全性的探討,直到約莫四十年前,出現了一門所謂的「藥品動力學」。藥品與人體之間,是雙向互動的,如果把「藥效藥理學」比喻為研究藥品如何對待人體的學問,那麼「藥品動力學」可以說是研究人體如何對待藥品的學問。人體對待藥品的過程,可以比擬為藥品在身體的旅行過程,從進入到離開,包括四大步驟-吸收,分布,代謝與排泄。這當中,同步攝取的食物或其他藥物,都可能在這些步驟中帶來影響。

人體如何接待藥品-以口服藥,例如錠劑為例。當藥品被吞入我們的胃腸道,隨後的崩解與溶解,而後被吸收到血液的速度,以及與最後被吸收的總藥量,這是屬於「吸收」問題,同時也是學名藥必須證明與原廠藥療效相似的主要重點。藥品一旦進入血液,究竟是主要停留在血液循環中活動,或是進入其他全身組織流動,例如各個器官與腦部等,決定於藥品本身的分子大小,以及藥品與油或水的相溶性等,這就是「分布」的概念。

多數藥品取得分布平衡之後,會開始有一部份進入肝臟或其他地方被分解,轉換成其他型態,有時會因此失去藥理活性,有時反而變得更為活躍,這就是「代謝」。多數藥品經過代謝後,分子變得比較小,水溶性提高,脂溶性降低,準備進入腎臟,接受人體最後一道洗禮。多數藥品有相當的比例,最後是從腎臟,隨著尿液排出,我們稱為「排泄」,也有些藥品會從糞便排出,包括當初在腸胃道沒有被吸收的部份,或是被吸收後又經過腸肝循環回到腸道內,最後還是隨著糞便排出體外。另外,有極少數藥品可能從我們的唾液,汗水或口水等處排出,離開我們的身體。

 

空腹或隨餐服藥?-早期的醫藥資訊不足,無法為病人量身訂做,只能選擇最安全的方式來服藥,例如,建議病人至少用兩百西西白開水吞藥。另外,多數民眾認為藥品容易傷胃,應該在飯後吃藥,以上這些觀念其實有待修正。首先,藥品不一定傷胃,而且,某些藥品與食物同時服用,可能吸收會減少;此外,飯後與飯前的說法並不明確,正確的用語應該是「空腹」或「隨餐」,也就是,應該在肚子空無食物時,或是肚子存在食物時服藥。至於喝白開水配藥固然萬無一失,多數時候,果汁汽水也無不可,尤其對於長期服藥的病人,或是兒童,在不影響藥效的前提下,藥師應該幫助他們使用最喜歡的方式來服藥,避免讓吃藥成為苦差事。

用藥前讀說明書或藥袋指示-帶藥品在人體的旅行過程,決定了什麼是最佳服藥方式,包括究竟是空肚子或是隨餐吃,隔多久服用一次,藥量或間隔是否需要調整等。這個過程,可能會受到某些因素影響,例如其他的藥物,食物與飲料等,必要時可修正服藥方式。這些資訊,藥品上市前就會被要求做充分的研究,也必須詳細的記載在藥品說明書,重點資訊則會摘要轉述在藥袋上,作為服藥時的小叮嚀。


撰文 / 陳昭姿

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
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董事長